您当前的位置:38-365365.com -> 政策要闻 -> 文章列表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
深化金融改革 创新服务方式 支持实体经济 夯实发展基础 2012年挑战与机遇同在
作者:佚名  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30 10:37:43  发布人:admin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编者按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调研时进一步指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实体经济,银行要拿出更加具体的措施;而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谈及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也强调,“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之一是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那么,实体经济应如何界定?我们应当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金融业应当如何支持实体经济?今天刊登的这组报道,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与剖析上述问题。  

改革创新是金融业健康发展强大动力

记者 赵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这既是完成明年“稳中求进”经济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发挥金融这一现代经济核心作用,实现金融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史已经证明,改革创新是金融体系逐渐完善、金融生产力充分发挥、金融风险有效化解的关键所在;入世10年的实践同样昭示,改革创新是金融业迸发蓬勃生机、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金融业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时,我们不能因外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停滞创新的步伐,更不能因内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而束缚改革的思维。业内专家表示,金融业改革创新需要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改革创新给金融业带来巨变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是一幅改革创新的壮丽图景。

    将目光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尽管彼时经过80年代的改革,我国金融体系在形式上与市场经济国家已经相当接近,但金融体系在实际运行上仍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很大距离。为此,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根据这一战略部署,改革了中央银行制度,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为了化解国有银行历史包袱,还发行了2700亿元国债补充4家国有银行资本金,并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

    正如业内专家所说,金融改革本身就是创新,大体属于金融体制的创新。

    随着这些改革创新逐步实施,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初步取得不小的成就,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对新一轮经济过热采取强有力的紧缩措施,再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严重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在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承诺进一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如何化解我国稚弱的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增强我国银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彼时一个跨世纪课题。

    内有“技术性破产”的压力,外有“狼来了”的竞争。面对当时的紧迫形势,唯有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的姿态抓住发展机遇。而这也真正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创新为例。2002年2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重中之重。经过财务重组、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发行上市几个阶段,几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包括建行、中行、工行、农行先后完成了股改上市过程。如今,经过10年的改革创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迸发出勃勃生机,在公司治理和经营理念上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实力、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全球十大银行排名中,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占据多席。

    大型商业银行的浴火重生,仅仅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创新、迎来崭新面貌的一个缩影。总体看,我国现代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日臻完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已经形成;金融业总资产大幅增长,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金融机构体系健全,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功能发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跻身全球前列,创业板市场开闸两年;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已经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的部分可兑换。

    金融改革创新步伐不能停滞

    尽管改革创新为中国金融业翻开崭新的篇章,但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改革创新的步伐会否停滞?

    疑问不是空穴来风。从外部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根源在于美国华尔街的过度创新,由此引发关于金融创新“度”的争议;从内部看,部分领域的改革步伐,也在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博弈当中踟蹰不前。

    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持续了几个世纪的金融创新史,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发展、经济繁荣乃至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华尔街过度的金融创新与宽松的金融监管被置于罪魁祸首的位置,金融创新因此备受诟病。

    有业内专家此前曾表示,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金融创新总体发展呈上升态势,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创新受到内外部争议很大,如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已经停下脚步。那么,对于年轻的中国金融业,金融创新的步伐究竟该迈向何处?

    对于这一问题,业内其实早有共识:中国金融业的创新不能也不会因噎废食,创新必须适度,必须与市场的接受程度、管理层的监管能力相适应。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近日在谈及金融改革与创新时表示,金融创新的两个关键词是“方向”和“度”。就世界讲,华尔街创新过度,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创新不足;就中国讲,城市金融存在创新过度,比如理财产品,农村金融创新不足。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同样认为,放松监管、滥用金融创新概念或者创新过度可能带来风险,但停止创新、延缓创新也可能酿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除了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创新争辩外,关于金融改革的讨论,也逐渐升温。当前,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与市场力量的“边界”,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业内专家表示,深化金融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此前曾直言,2004年经济过热发生以后,一些党政领导机关以宏观调控之名,对市场交易和企业经营进行微观干预,行政审批权力大大强化,改革的步子明显放缓,甚至在有些方面出现倒退。吴敬链表示,要弄清政府权力的边界,在与市场的关系上,不能取代市场,不能利用公权揽买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限的和有效的政府。

    有专家表示,顶层设计将对政府和市场做更加准确的定位,政府不能替代市场,市场也不能替代政府,要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认为,要加快金融体制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她表示,在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试错的策略难以奏效,迫切需要前瞻性地通盘设计和强有力地系统推进。

    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抓改革,就是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这一科学判断和明确部署,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中国金融业创新,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那么,中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哪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说,通过改革创新,上述几个领域必将取得新的突破,也直接关系到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态势。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由来以久,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意味着将逐步解决金融领域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今年以来,民间融资盛行,高利贷趋势蔓延。针对这一现象,业内专家分析,其中原因之一,即跟体制内和体制外利差非常大直接相关。由于体制内、体制外利差非常大,所以有大量资金在里面进行投机,并由此形成“二元金融结构”。

    民生证券公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银行经营运作的市场化完成后,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切实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助推作用的要求日益紧迫,实现资金定价机制的市场化业已成为下一个改革目标。实际上,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曾表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过程,需要培育各方面的条件,下一步要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划定范围,提供激励机制,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则是另一个牵涉面极广的关键环节。“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指出,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回望人民币国际化改革步伐,每一步都铿锵有力。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联动关系明显,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2009年7月,我国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今,这一结算范围在境外地域已扩展至全球,境内扩大至全国;2011年初,央行发布规定,凡获准开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境内企业均可以以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此举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开放。

    改革未有穷期,创新正当其时。新一轮金融业改革创新正待扬帆起航。金融系统应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继续抓住并用好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记者 杨洋

 

    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内容,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稳增长、扩内需、控物价”的宏观政策目标,发展实体经济更可以成为“稳增长”的关键突破点。

    实践证明,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便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在其中更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使人们愈发认识到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我们也注意到,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仍是一个难题。

    实体经济应如何界定

    什么是实体经济?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认为,实体经济一定是有投入和产出的,简单来说就是做实业的。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长久也曾公开表示,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则认为,实体经济的投资主体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

    虽然上述专家对实体经济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对能够生产实物的农业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判断都确定无疑,而对在很多经济体中占GDP大部分的服务业、特别是服务业中的金融业是否属于实体经济的认识却存在分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就是虚拟经济的观点更被很多人认同。

    4年前国际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一方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导致了实体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由于虚拟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并不能长久,社会各个层次已对其加强了警惕和限制。

    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虚拟经济的危害性也逐渐显现。近几年,房地产业、银行理财以及信托投资等非实业领域吸引了大量资本的进入,并使得一些地方和企业出现了实体经济“去实业”迹象,致使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为此,中央采取诸多手段进行调控。

    有专家就表示,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存在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使得人们或企业可以更好地安排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也表示,有人认为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就是虚拟经济,制造业和其它类型的服务业就是实体经济,似乎金融活动总体而言是虚拟的,与实体经济关系不大。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

    王勇则认为,当下银行的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信贷支持不断投向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中也有金融业贡献在里面,不能抹煞这一成绩。

    金融业应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江苏省常熟、昆山和苏州工业园区,深入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服装交易市场,就当前经济运行及走势进行调研。他强调,支持实体经济,银行要拿出更具体措施。周小川和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也反复强调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那么金融业应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首先,信贷资金投向注意向实体经济引导。从目前情况来看,金融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和力度都有所提高。在提高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得以优化,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出现大幅度提高。例如,记者从建设银行东莞分行获悉,该行今年在资源配置上优先向中小企业倾斜,在确保新增企业贷款规模不少于40%的比例用于中小企业的同时,还进一步释放存量信贷规模,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其次,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应更贴近实体经济的需求。为解决小微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风险较高问题,很多金融机构除了推出传统的抵押、质押、担保三大块传统产品外,还开发了诸如专利权质押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联保联贷贷款等金融产品,有效地满足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建行东莞分行相关负责人就表示,结合市场特点和需求,该行就推出专业市场助保类贷款、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的电子商务贷款等金融产品。

    再次,除了传统的金融工具和产品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外,还要考虑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发展,其目的也是要强调衍生产品应该主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用。王勇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人们认识到确实有一些衍生产品的发展有些失控,并认为衍生品是不好的。其实衍生品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企业“避险”,可在风险管理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只是后来衍生品被炒作,形成泡沫,背离了当初这一目的,因此发展衍生品要牢记最初的目的,不能偏离,只有这样才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最后,对于金融社会来讲,要保持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只有金融机构能够看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时候得到收入、得到利润,能够充实自己,才会心甘情愿地投入。商业性金融机构都有相当强的获取利润的动机,作为企业,特别是上市的企业来说,首先是要保证企业股东的利益,其次,也要考虑经营的连续性。

    此外,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风险的防范,温家宝就指出,金融机构有两个任务。一是为企业克服困难主动服务,二是为控制资产泡沫、防范风险而加强管理。这两个任务互相关联。银行要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发扬主动服务的精神。

    金融应支持哪些实体经济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并非对所有实体经济领域都进行支持。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

    这给信贷“有扶有控”定了方向。分析人士称,“扶”体现在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控”体现在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在“有扶有控”的指导下,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了更多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随着各种资源的约束及成本的上升已经受到严重挑战,产业结构转型势在必行,而纵观全球,越多越多的国家,把绿色、低碳等新兴能源领域作为突破口,对其进行创新发展,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持领域的适时调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部分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更进一步指明了金融业应支持的方向。今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级产业规划于近期密集出台,记者发现,各个产业规划均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为主线,以拉动内需、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战略新兴为主要方向,这将成为金融业调整支持重点的最好依据。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有实体经济引导,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取得双赢。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缺少金融支持的实体经济,是无法获得长足的发展的;而只看中短期暴利的金融业,如失去了实体经济这块“基石”,也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因此,只有在两者的良性互动和亲密无间的配合下,才会使我们的经济达到“稳步增长”的预期目标。所以,我们不应仅将目光集中于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更应关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对金融业的积极促进作用。

支持实体经济 银行应拿出什么具体措施

 记者 李文龙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调研时指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实体经济,银行要拿出更加具体的措施。作为配置资金的重要渠道,银行业只有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才能赢得自身发展。

    业界人士分析,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薄弱环节的“短板”效应凸显,银行应运用信贷杠杆,积极配合产业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银行应配置大量资源和资金,这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近两年,国家为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文化产业等新兴增长点。这些产业既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支持实体经济,商业银行还应把握“有扶有控”的原则,把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新兴增长点放在重要位置,根据这些新兴产业的特点进行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着力培养未来的优质客户群。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三农”和小微企业一直是短板,他们的金融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成效。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许多银行花大投入进行产品研发,推动担保方式创新,成立了小企业专营机构,比如嘉兴银行、潍坊银行等城商行专门成立了微贷中心,不断探索小企业信贷模式。除去拿出专门的人力、信贷规模等资源,一些银行还为小微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把不少网点升级为专为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服务的支行,比如江苏银行目前已创建了5家科技支行,通过专业化经营,减少贷款审批手续和周期,不仅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解决贷款及时性问题。央行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人民币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10.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3%,增速比大、中型企业分别高13.9和11.7个百分点。

    然而,由于小企业信用资质低、管理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差,获得银行贷款的覆盖面仍然较低,目前银行的信贷产品还远远不能覆盖小微企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在寻求外部担保途径时,一些小企业也遇到贷款成本升高、附加贷款条件的情况。银行与企业应当是合作共赢的关系,银行应注重长远利益,树立现在的小企业就是未来的优质客户的理念,建立起支持薄弱环节的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今年10月银监会发文,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向社区、县域和大的集镇等基层延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商业银行须继续转变市场意识,发扬为小企业克服困难主动服务的精神,变坐等上门为主动营销,了解小微企业的需求,针对专业市场、小摊贩、小门脸的需求设计贷款产品。

    据了解,由于我国小微企业众多,行业分散,经营方式和产品类型多种多样,银行与许多小微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为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银行应主动搭建与小企业对接的平台,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那些尚未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未纳入信贷管理档案的企业的信贷需求。

    此外,要进一步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银行还必须切实解决不合理收费和附加贷款条件等问题。今年以来,东南沿海加工贸易类小企业出现了集体性经营困难,集中表现在原材料、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外部市场波动加大,由于此类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成本无法向下游转嫁,赚取的仅仅是“刀片”利润。为减轻小企业负担,国家在财税体制改革上向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倾斜,比如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实行结构性减税,减免小企业行政审批费用,银行也应运用自身优势,帮助小企业跨过目前的转型升级瓶颈期。

    那么,在贷款定价上既要覆盖风险,否则不良率会大幅上升,又要向小企业适度让利,怎样解决这一矛盾?业界专家建议,银行还须在担保方式创新上加大力度,大力推广存货、应收账款、专利权等动产质押,盘活企业自有资产,积极探索采矿权、门票收费权、海域使用权等权益质押,以减少小企业的担保费用。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只有实体经济和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银行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

金融改革创新需适宜土壤

 记者 杨洋

 

    金融改革创新需要有适宜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在采访中,一些小企业主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小企业可以通过专利权质押或者排污权、林权甚至海域使用权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而有些地区的小企业却无法享受到这种待遇呢?究其原因还是有无适宜的“土壤”所致。

    早在今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便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继续”一词凸显国家对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长期性的重视,也正是由于金融改革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因此人们期盼它走得更好、更快、更远。无土壤的滋养,例如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及规范、税收政策的扶持,缺少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共同协调配合,不仅无法实现“更好、更快、更远”的目标,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我国部分省市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温州为例。今年11月,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温州推出“1+8”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政策,包括创建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股权投资业、做强股权营运中心、创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农村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和创建地方金融监管中心8项具体措施。

    从上述8项具体措施可以看出,金融改革创新虽然与金融业密切相关,而仅仅依靠金融业自身力量是无法单独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如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地方金融监管中心的设立需要工商部门进行登记,而对其的监管工作也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负责。12月初,浙江省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间融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将选择温州、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区)及部分民间融资活跃的市、县(市、区),探索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鼓励建立民间融资服务机构,探索培育民间融资中介类服务机构。

    此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金融改革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可以在现有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中找到依据的,还要经过准入审批;而对于那些尚无法律、政策依据的,就一定要经过反复论证,避免潜在风险的发生。

    虽然我国一直对金融改革创新持鼓励态度,但考虑到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既有金融改革创新不足的问题,也有金融市场本不完善的特征,因此重视金融改革工作的同时,也应注意金融改革创新不应过度,防止滥用金融改革创新概念,对金融改革创新活动缺乏必要监管等情况的出现。

    “土壤”的肥沃贫瘠也将决定金融改革创新步伐的快慢,温州推出了多项金融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温州的做法虽然有借鉴价值,但并不能作为“万能钥匙”应用于所有地方。温州有其独特性,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发达,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情况较为突出,因此,需要当地金融改革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大、更快一些;反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农村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不应是在“新”上做文章,而是要在“质量”和“效率”上下工夫。金融改革创新只有与实际“土壤”状况相匹配,才能结出“好果实”。

    如果一些地区脱离当地实际情况一味模仿,就会引来风险,带来负面后果,这同时也说明,金融改革创新不仅仅要取决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也取决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状况。

    当然,成功的金融改革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对市场来说,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金融改革创新的执行者——金融机构来说,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或盈利能力。很多金融机构正是通过改革创新创造了神话,但硬币也有另一面,一些金融机构一味追求创新,追求变化,最终有可能形成揠苗助长的局面。因此,金融机构要发挥金融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结合实际,避免盲目创新。

从薄弱环节的需求寻找金融创新突破点

 记者 李文龙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财经》年会时表示,加强改革创新,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金融业通过改革创新,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上不断前进。然而,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还存在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业界专家认为,未来的金融改革必须与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对接,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中有的放矢,才能增强城乡经济发展的活力。

    金融创新总是伴随消费和发展需求而来。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在居民生活中的渗透程度越来越深,不仅不断衍生的金融消费需求催生金融创新,金融机构自身也有创新的原动力,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业界普遍认为,增强金融普惠性,满足各类人群、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应是未来金融改革创新的方向。

    目前,我国金融创新落后于需求的情况突出表现在“三农”领域。尽管农村金融发展突飞猛进,但相对于广袤的农村、庞大的农民群体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巨额投入,农村金融供给仍显不足。而且由于农村金融具有小额分散、季节性强的特点,金融机构创新成本大、风险高,当前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多层次、广覆盖融资需求。

    金融需求总是产生于生产和生活组织形式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村出现了一大批发展副业走向富裕的农民,他们的消费方式已跟城市居民极为接近,金融需求日渐强烈,有着较强的消费信贷需求。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农村出现了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小企业,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逐渐兴起,农村金融需求日趋丰富和多元化。

    只有创新才能把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鉴于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三农”发展最需要的是能够提供小额贷款的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才能实现对“三农”金融需求的广覆盖。近两年,此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在适合农民和农业发展的信贷方式创新上也有声有色。度过创新成本较大的困难期后,目前大多村镇银行已步入收获期。

    事实上,针对薄弱环节的需求进行金融创新,有利于金融机构抢占蓝海中的市场先机。比如,许多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向市民转化,他们的需求已从单一的存贷款向资金汇划、理财产品、网银、信用卡等业务扩展,对于这样的潜在优质客户,开发专门的信贷产品、信用卡,能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金融改革实质上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和土地的依赖度减弱,但是对资金的需求迅速增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相应地金融改革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部分。只有从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推进金融创新,才能更有效地配置资金资源,提高金融资金的投入产出比。在农村经济领域,出于规模化种养殖、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农业生产要素呈现出集约化利用的趋势,土地流转加速,出现越来越多的种养殖大户,他们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量不断增长,迫切需要金融机构能够创新推出适合订单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信贷产品,促进信贷资金向农村流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不仅仅在“三农”领域,在我国东南沿海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成为经济转型的两大推动力量。一大批高成长、高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在创新型经济发展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怎样满足它们的需求,推进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成为许多金融机构的创新着力点,比如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州,已初步形成了债权融资、股权投资、科技保险等多种科技金融的对接模式。

    金融改革要对接金融消费者的需求还意味着,金融机构不但要创新产品和服务,还应当发挥自身渠道和优势,在培育优质客户上下工夫,提高金融使用者的素质。比如,各地均在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在解决农村金融创新瓶颈上已卓有成效。

    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如果不能对接需求,金融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才具有生命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薄弱领域和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应加强改革创新,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潜在金融需求。

金融业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再度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记者 赵洋

 

    “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之一是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谈及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如此表示。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4年有余,但各界对于危机的反思从未停止,其中达成的共识之一,即金融业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发生、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坚实基础。

    实际上,不管是4年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或者是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从而陷入“失落的10年”,乃至现在仍然扑朔迷离的欧洲债务危机,其中共同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金融业特别是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

    我们知道,实体经济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在经济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形式,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并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两者失衡,则会产生经济泡沫,造成经济虚假繁荣,严重时会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甚至爆发危机。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接受媒体采访,谈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曾表示,导致此次危机的原因有二:一是服务业主导的实体经济本身还有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传统支柱产业会被进一步削弱;二是作为货币经济或虚拟经济的金融服务业过度发展。郭树清认为,金融业本质上属于工业社会的核心产业,在后工业社会实际上已经步入衰落轨道,近些年来它在发达国家的膨胀并没有多少实体经济的支撑。尽管金融业的自我循环看似很复杂很高级,但它本质上不是进步和升级,其实是泡沫,迟早会破裂。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教授贺力平在反思国际金融危机时同样认为,危机发生以前的一段时间中,若干发达经济体中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显著的失衡。其中一个失衡表现是,交易活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金融交易越来越多地演变成了纯粹投机性或“关联性”活动,从而弱化了甚至失去了与实体经济的正常联系。在金融市场上,投机因素的盛行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并掩盖了实体经济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促使社会资金大量从真实价值创造领域流出,从而损害了实体经济部门的可持续增长。

    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经济泡沫破裂,酿成了国际金融危机悲剧,而那些实体经济领域薄弱的国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更是受到巨大冲击,比如冰岛。在过去10多年间,冰岛提出“金融立国”的发展方针,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居首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冰岛银行的投资几乎遍布全球,冰岛股市也是以银行系统为主。过快发展的金融业,缺乏坚实的实体经济做支撑,致使该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整个国家曾一度面临“破产”危机。

    与冰岛相反,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实体经济发达的国家,受危机冲击较小,并率先走出危机阴影。德国就是一个成功典范。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德国经济总量占欧盟三分之一,精密机械、制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环保产业等均闻名于世,工业制造业占德国GDP近三成,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正是得益于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德国成功地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冲击。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在2008年末至2009年初,接连打出政策“组合拳”,有效刺激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回暖。也正是应对这场危机,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今年10月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期间曾说,金融危机已经4年了,这4年给我最深的教育就是一个国家要想能应对危机,必须有发达的实体经济,而在实体经济中又必须有创新的和科技的产业作为主导。这样我们就会减少泡沫经济对财政金融的冲击,也减少国际金融市场对我们的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观察抵御危机冲击的案例,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才能避免虚拟经济泡沫冲击,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才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就要求金融业发展必须立足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处理好金融业与百业的关系,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引导资金合理有序进入实业领域,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 

[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栏目导航
 
·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 专题推介会
· 项目推介信息反馈 · 企业风采
· 图片新闻 · 淄博金融报
· 经济金融数据平台 · 征信管理专栏
· 网上考试系统 · 融资增信工程专栏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 小额贷款公司
· 便民服务台 · 视频新闻
· 担保机构专栏 · 金融支持工业23条
· 政策要闻 · 工作动态
· 货币信贷政策 · 通知通告
· 金融知识讲堂 · 淄博概况
· 银行机构专栏 · 直通区县
· 专题活动
 


热门文章
 
· 政银企三方携手有效化解担..
· 淄川区在全市首发农村土地..
· 深化金融改革 创新服务方式..
· 人民银行召开监测企业融资..
· 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山东..
· 深发展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
·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传递..
· 全国百强县山东26个
·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 图文实录:周小川行长就加..
· “金融知识进万家巡回展走..
· 政策效应凸显 经济发展向好..
 
        相关文章
  · 工商银行淄博分行深..
·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
· 交通银行淄博分行深..
· 农行临淄支行深化企..
·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
·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助..
· 工行淄博分行继续深..
· 齐商银行:资产总额..
·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
· 工商银行淄博分行从..
 
{$ReadFriendLink(24,7,3,1)}
 

38-365365.com 版权所有
北京汇恒通 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09-2010, zbjr.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22176号-1

您是第 位访客
无锡注册公司